在生物制藥、細胞培養、疫苗研發、食品檢測等對無菌環境要求高的實驗室中,實驗室正壓過濾器是保障氣體或液體無菌過濾的關鍵設備。與傳統負壓抽濾不同,正壓過濾器通過外部氣源(如壓縮空氣或氮氣)施加壓力,推動液體通過濾膜,具有流速快、不易污染、適合大體積過濾等優勢。然而,若操作人員對其工作原理、使用要點和維護要求缺乏了解,極易導致過濾效率下降、濾膜破裂、樣品污染甚至設備損壞。想要實現高效、安全、穩定的運行,以下幾點知識很關鍵。
一、理解工作原理與系統構成
正壓過濾器的核心是微孔濾膜(常用0.22μm或0.45μm),安裝于不銹鋼或聚碳酸酯濾殼內。過濾時,待濾液體置于儲液瓶中,通過氣源接口接入潔凈壓縮空氣或惰性氣體,施加0.1-0.3MPa的壓力,迫使液體穿過濾膜進入下方接收瓶,微生物、顆粒物等被截留在膜上。整個系統需確保氣路、液路密封良好,避免泄漏。
二、正確選擇濾膜與濾器規格
濾膜材質(如PES、PVDF、PTFE、尼龍)必須與待過濾液體兼容,避免溶解或吸附。例如,強有機溶劑應選用PTFE膜,蛋白質溶液宜用低蛋白吸附的PVDF膜。濾器容積應略大于待處理液體體積,避免溢出。多聯過濾器可同時處理多個樣品,提高效率。
三、規范操作流程
組裝與滅菌:濾殼、濾膜、接頭等部件需經高溫高壓滅菌(121℃,20min)或無菌包裝。組裝時在超凈臺內操作,防止污染。
密封性檢查:組裝完成后,先不加液體,施加壓力觀察壓力表是否穩定,確認無漏氣。
壓力控制:嚴禁超壓操作,過高的壓力會擊穿濾膜或導致濾殼變形。建議使用帶減壓閥的氣源,精確控制壓力。
過濾完成判斷:當濾液流速顯著下降或停止,且壓力表顯示異常升高時,可能為濾膜堵塞,應停止操作,更換濾膜。

四、及時清潔與維護
每次使用后,立即拆卸濾殼,用去離子水或適宜溶劑沖洗,去除殘留物。不銹鋼部件可高溫滅菌重復使用,塑料部件注意耐溫限制。定期檢查O型密封圈是否老化、變形,及時更換。
五、避免常見錯誤
濾膜安裝反向(支撐網朝上);
使用不潔凈或含油的氣源污染樣品;
過濾完成后未及時釋放壓力即拆卸,造成液體噴濺。
只有全面掌握這些關鍵知識,才能充分發揮實驗室正壓過濾器的性能,確保過濾過程高效、無菌、可靠,為實驗數據的準確性提供堅實保障。